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原来琳琅满目的店招突然变得整齐划一,让我一点逛的欲望都没有了。
面对统一呆板的店铺招牌,还想进去吗?
实际上,浩浩荡荡的“统一店招”运动早已席卷全国。
我只是从未想过,对自己的老街有着强烈文化自信的街区也会加入。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性的中国社会美学泥石流。我们知道,城市中各自肆意张扬的店招恰恰是这个城市最迷人的部分,是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最直观的体现。
虹桥的统一店铺招牌真是丑哭了,有没有?
为什么要统一店招呢?
看了几篇相关新闻报道
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所以旅游城市的“老街”、“古城”首当其冲被整改
不过讲到“美化”、“提升品位”,统一呆板好无个性的店铺招牌,是否能够提现出生机个性和活力,值得商榷。
对于此事,设计师们表示想掀桌:
要知道,VI设计其实最初就源自于店招设计
现在店招全统一了
我们还设计个啥?
店家也有苦难言:——
虽然统一店招很省事
但是我的店从此淹没在千店一面中
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在社会中经过历史发展,而遗留下来的产物。
古代的时候用不同的图腾来做标记,到了现代大家开始慢慢注重品牌了。
颜色、图形、字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符号,来展现品牌和品类的独特个性。
现在突然间让的品牌们都长成一样了,完全没有了这种差异化的美感和特性。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所有人的脸都长一个样子了,你说可不可怕,但是如果真的要讲城市美化,那么必须要提台湾、香港和东京的街道,
每一家店的店招肆意张扬地“探出头”来,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城市标签。
香港、台湾和日本的城市街景世界闻名,就是因为那令人着迷的“烟火气息。
“统一店招”,发出反对声音最强烈的就是设计师群体,因为很明显,我们存在意义就是帮助商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粗暴的统一店招是对我们的侮辱。
海峡的对岸,在我们的台湾省,也对改造店招做出过尝试,但完全是不同的方向。台北市文化局组织了一个活动由一群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团队对台北传统的菜市场进行“再设计”,改变人们对于菜市场“嘈杂、混乱”的印象。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确实有必要,但形式上可以有所改变。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完全统一,虽然快速直接,但其实是对国民审美以及城市街头美感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在这里大家都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让更多对美学研究专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创造出更加具有创意新的店招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