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537阅读
  • 0回复

[周边民情]送别!他的​告别仪式昨天举行!祖籍乐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时间煮雨
 

发帖
219
金币
878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0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感怀思绪万千,惋惜故人离别。6月1日上午,温籍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百余位来自各地的亲友手持白玫瑰,前来送叶永烈先生最后一程。当天,一直牵挂着这位游子的故乡也来了不少人——温州市统战部副部长叶军、温州日报代表等等,大家专程赶到上海参加了此次告别仪式。


[attachment=663193]



叶永烈先生因病于2020年5月15日上午9:30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享年80岁。祖籍乐清柳市七里港,1940年,他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祖籍乐清七里港。在他的自述里,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虽长居上海,但故乡温州,一直是叶永烈称之为“根”的地方,多年来,故乡与叶永烈互相牵挂,温州始终注视着他不断前行,他亦不断地重返温州,寄放乡愁。


[attachment=663194]


叶永烈与《温州日报》情缘深厚。11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即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这首名为《短歌》的小诗,70个字。


在孙金辉这位原温州日报副刊部主任眼中,叶永烈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讲义气的温州人,无论温州名声或褒或贬,无论自己身在何方,他都不会忘记温州,更不会忘记当年《浙南日报》给他的激励。孙金辉任温州日报副刊部主任期间,叶永烈只要回温州,都会来温州日报社坐坐,报社向他约稿,他总是毫不推辞出手迅速。叶永烈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在五年级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多变的兴趣从此固定下来,竟决定了我毕生的志向。”这件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指他写的那一首小诗,扔进“投稿箱”后,收到他平生第一封报社编辑的来信。


许多年后,叶永烈苦苦打听,找到当时给他写信的副刊编辑杨奔。1987年春节前夕,他一回到温州就到龙港拜访早已退休的杨奔编辑。2015年3月,他还将那封来信收入《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书。


[attachment=663195]
叶永烈与家乡青少年阐谈创作心得


从11岁起发表作品,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叶永烈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文字达三千多万字。


叶永烈一生热爱写作,追求知识。他曾说:“我曾想在墓碑上写,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改成,请到图书馆来找我。”


[attachment=663196]


记者昨天在叶永烈先生家采访了他的妻子和大儿子,他们回忆了叶永烈先生作为丈夫和父亲深情和柔软的一面,比如经济困难时,他常常自己动手为妻儿做衣服做鞋子,他甚至还给家人编织过毛衣。有时候出差坐飞机分发糕点,他从来舍不得吃,都带回家给妻子儿子吃。


有人说,叶永烈是与时代巨轮同时启航的一位泳者、勇者。在叶永烈大儿子眼中,父亲对时代变化的敏锐、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勇气,正是典型的温州人性格。去世前十余年,叶永烈曾动过手术,之后他不仅没有停止写作,反而更为勇猛精进,开足马力,几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尽量把要写的作品写出来,只为在告别这个世界时没有遗憾。


他确实做到了。
来源 | 温州日报(记者:李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