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938阅读
  • 0回复

[闲话虹桥]多念“风险管理”紧箍咒 减少信用卡纠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09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随着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信用卡消费模式日益为民众接受,但随之也出现信用卡纠纷案件,引发金融业务风险。6月6日,央行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专题⑤ | 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其中提到,长三角地区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正式落地,三省一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调解专家人才共享机制、信息交流预警机制、典型案例会诊制度等,探索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助力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这一报告也引起了金融系统和大众对金融消费纠纷此类事件的关注。

如何防控金融业务风险?日前,部分市政协委员对乐清市信用卡纠纷案件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作了调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现状>>小额纠纷为主 呈现多发态势

近年来,乐清法院受理信用卡纠纷案件呈现多发态势,其中:2017年收案217件,标的额2081万元;2018年收案881件,标的额6909万元;2019年收案459件,标的额3853万元。

这些案件也呈现出一些特点,标的额以小额为主,涉案金额通常较小,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被告以男性为主,以乐清法院2019年随机抽取的104件信用卡案件为样本,男性被告占73.1%。原告以商业银行为主,以乐清法院2019年的信用卡案件为样本,原告均为商业银行。结案以判决为主,2019年,乐清法院信用卡纠纷结案数456件,以判决方式结案的406件,占总数89%,且判决案件中99%为缺席判决。审理期限较长,由于信用卡案件办卡时提供的联系地址、方式可能不准确或者发生变动,造成法院多次送达未果后只能采用公告送达,延长了审理期限。案件自动履行率低。除了公告送达案件外,即使成功送达的案件,持卡人到庭应诉率也不高,导致生效判决自动履行率极低。进行执行程序后,法院依职权难以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加之发卡银行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财产线索,致使案件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分析>>法律意识淡薄 监管力度不足

去年5月,小丽(化名)到市公安局报案,称妹妹小梅(化名)从2008年开始以小丽的名义去银行办信用卡,用姐姐的名字在信用卡申请表上签字,为了提高信用卡额度,小梅伪造了姐姐的资产证明和工作证明。小梅透支逾期后跑到外地以逃避催收。在警方后续调查中发现,小丽在报案时说了谎,当年,姐姐顾及姐妹情,在明知妹妹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还提供身份证给小梅办信用卡,并在信用卡申请表上签字,任由妹妹继续透支这些信用卡。最终两人都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个案件中,小丽和小梅都表现出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调研组调查中发现,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不良记录不够重视,且法律意识淡薄,不仅不按时还款,甚至将信用卡借与他人,极易引发纠纷。此外,在这些案件中,年轻的持卡人占了相当大比重,大多工作不稳定、消费控制力不强、还款能力较差。

有的持卡人利用多个银行信用卡用以融资或套现。有的持卡人资金链断裂后被银行追讨时又心存侥幸,故意更换地址和联系方式消极应诉,以期逃避还款。

日前,市区的李先生收到了银行的催款电话,称其父亲用信用卡透支,却逾期未偿还。李先生抱怨道,父亲没有正经工作,又喜欢搓麻将,如果银行认真审核其信息,就不该发放信用卡给他。

调研组了解到,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往往为了追求高发卡量,降低办卡标准和对于持卡人信用的审核力度,导致还款能力不足的申请人能顺利申领一张甚至多张信用卡,为信用卡欠款的发生埋下隐患。银行后续监管不力,对于持卡人透支或消费的监控力度不够,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出现超限透支的情况。从乐清法院2019年的数据反映,存在17名被告涉及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案件,甚至还有被告在一家银行领取两张信用卡,存在“以卡养卡”的情况。

但银行在被告人欠款后,大多仅仅以电话或者挂号信函的方式进行催收,催收记录只记载催收时间和大致内容,对于流动人口的催收往往很难达到效果。且出于诉讼经济原则,银行多在纠纷成批量后才委托律师起诉,催收周期过长。

建议>>

加强金融监管

委员郑剑:防范信用卡纠纷,源头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进一步理顺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措施,对涉诉集中的金融机构予以重点关注,引导金融机构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和诉讼风险,及时出台监管措施,平衡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在符合金融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强化对恶意透支的打击力度,遏制信用卡失信人高消费及贷款,加强拘留、罚款、拘传等强制措施的运用,对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形采取强制搜查措施, 对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加强防范措施

委员屠勤秧:发卡机构应严格审核申请人的条件,严格审批额度,各银行间应共享违规客户信息系统,并形成客户档案,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检查,控制源头风险。在与特约商户的协议中,明确特约商户不得协助持卡人套现,强化其违约责任,以约束特约商户的行为;信用卡申请表中加入司法送达地址条款,从而使信用卡纠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能够缩短审理周期。

银监部门应对信用卡发卡行实行动态监控,避免银行之间无序竞争、恶意竞争。同时与司法系统、金融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对信用卡恶意使用行为的及时制止,有效防控金融业务风险。

强化催收力度,及时进行催收,缩短催收周期,可多利用当下更快捷的信息通道,如APP、微信等方式。

加强宣传引导

委员杜翠萍:加强普法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大众对金融性法律法规有更多了解。如日前,乐清日报全媒体平台刊登了《警花说防范》的专题内容,乐清公安博士警花出镜,向市民普及法律知识和防范犯罪分子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信用卡盗刷的知识。应更多的通过类似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信用卡消费习惯,增强公众对金融信用重要性及金融失信危害性的认识。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乐清日报 |记者 郑露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