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015阅读
  • 0回复

[虹桥民生]微信朋友圈“7不晒”:快去查查,晒了的赶紧删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衙内
 

发帖
401
金币
3560
威望
4
打卡
今日未打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0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微信朋友圈可以展示生活心境,记录点滴美好,有些人的朋友圈就是一本电子图文日记。但你想过吗,你在朋友圈晒出的各色美图,很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线索,从而为自己招来祸端。
四川某小学生晶晶,获得了班级小红花奖励。晶晶妈非常开心,让晶晶戴着小红花站在班级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并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上“晒幸福”。这张照片被与晶晶妈同在一个群里的社区邻居王某发现,他从这张照片上得知了晶晶班级的信息。随后,他就在学校门口蹲守,直到有一天,晶晶妈有事来晚了,王某立刻趁机将晶晶骗走,并勒索10万块钱。很快,警方抓获了王某把晶晶救了出来。王某交待,一个偶然机会加了晶晶妈的微信,平时看到她在朋友圈老是晒出国旅游、名包名表,推测她家肯定很有钱,加上看到晶晶的班级信息,就想趁机敲诈一笔。
大家打开看看自己的微信通讯录,除了家人、好友之外,是不是有代购的、做微商的、联系业务的等各种人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最少也有一二百人,其中很多人可能自己都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加为好友的,更谈不上知根知底了。所以在朋友圈晒一张照片,不加设置的话,所有人能看到,动动手图片就能保存转发,想想就不寒而栗。
今天,我们专门总结了朋友圈“7不晒”,为您一一道来。
不晒“票”——包含个人信息的东西
经常看到有人在旅游之前来一条“出发——一次说走就走的旅途”,配一张登机牌或者火车票。登机牌、火车票等都包含着个人的身份信息。有些人在晒“票”的时候考虑到个人信息的保护,在票的一些位置打了马赛克。但很少有人会遮挡二维码,殊不知一些特殊软件可以解析出二维码中包含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票据里包含的信息要素——车次航班、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已经足够让不法分子完成一次电话诈骗了。
不晒“车”——车型车号
有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爱车,连车身带车号一起毫无遮挡地晒在朋友圈,这样做车辆很容易被套牌,从而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晒车的时候记得给车牌打严马赛克,许多不法分子获得的套牌正是根据一些大意的车主泄露的车辆信息进行的伪造。
不晒“房”——小区名称、门牌号码
曾经有位演员在微博上晒出了两张自家窗外的风景,网友结合她发过的微博,很快定位出了该演员所住的小区名称、楼号及门牌号。家庭住址也是个人隐私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小区名称、门牌以外,能暴露出家庭住址的明显的建筑物、风景等最好也不要晒在朋友圈,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不晒“娃”——孩子老人的姓名、照片等
孩子的照片、姓名、每天固定的行走路线、就读的幼儿园、小学等不要晒。骗子冒充幼儿园、学校老师谎称孩子受伤让打钱的,准确知道孩子姓名和就读学校去绑架孩子勒索家长的……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老人的信息也要注意保护,骗子随口胡诌一个谎言就能骗走老人的钱财。
老人孩子最好不晒
不晒“富”——各种名贵物品、奢侈品
朋友圈炫富的,既能引起别人的羡慕也会招来妒忌,会被不法分子盯上。特别是炫富同时带定位的,更容易给自己招来危险。
不晒“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有些人为了彰显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或者是取得的工作业绩,在朋友圈晒公司敏感信息、项目合作书、谈判时间、招标情况等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很可能导致公司在商业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带来经济利益损失。当然,国家秘密就更不能晒在朋友圈了。
不晒“打卡”——非正常营销行为
2019年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点名薄荷阅读、流利阅读等知名学习类App,通过以返学费、送实物等方式,利诱微信用户分享其链接(包括二维码图片等)到朋友圈打卡,严重影响朋友圈用户体验,违反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打卡”是一种获客及营销策略,就是一种纯营销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督促用户学习。所以,不要在微信朋友圈打卡助推这种营销方式。
微信朋友圈的“7不晒”,您记住了吗?一定要绷紧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保密弦,别让朋友圈成为泄密的导火索,保护个人安全、保护国家利益。


来源:工人日报
5条评分金币+5
卢正龙 金币 +1 - 2020-07-05
利利 金币 +1 - 2020-07-04
╰*傷ㄋの 金币 +1 - 2020-07-04
茉茉星 金币 +1 - 2020-07-03
1351577189 金币 +1 - 2020-07-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