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306阅读
  • 0回复

[虹桥民生]骄傲!乐清这些"宝贝"上央视啦,你见过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宋堇
 

发帖
161
金币
687
威望
-1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3-20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温州地跨瓯江两岸,
这里汇聚着古老的手艺。
黄杨木雕、蓝夹缬、石雕、竹壳雕、瓯塑……
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
匠人们或雕琢,或塑造,
在行云流水间传承着匠心的极致。

[attachment=680048]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播出“温州篇”,乐清的黄杨木雕、竹壳雕、蓝夹缬等技艺惊艳亮相

一木一雕的浮生乾坤

[attachment=680049]
乐清黄杨木雕作品《林冲夜奔》。

手握大刀的武松,横踢半空的鲁智深,冒雪前行的林冲……4年时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将梁山108好汉,在木雕的世界里再相聚。“一木一浮生,一雕一乾坤”,这是黄杨木的魅力,也是王笃芳给予的神韵。

王笃芳从艺50多年,创作了上千件黄杨木雕作品,在木雕上追求传统中国绘画中“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

走进一楼的展厅,琳琅满目的黄杨木雕作品随处可见,其中水浒108将系列最为醒目,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刀工细腻,气韵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审美享受,令人有一种与古人对话之感。  

“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都创作过了,唯独没有创作《水浒传》系列。”王笃芳20多岁在木 雕厂里时,就想着创作水浒108将,带着遗憾兜兜转转40多年,直到4年前,他才开始圆梦。

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生长缓慢,王笃芳在选材上取50年左右的树龄,作品大小直径10厘米,高17厘米,采用纯手工打坯 。

创作一个人可以信手捏来,创作几个人也胸有成竹,但创作108个动作不一的人物,难度可想而知。木雕是刀尖上的艺术,开工没有回头箭。王笃芳说,“美女无肩将无颈,文胸武肚各春秋”这是父亲王凤祚常说的民间艺术的造型特点,也是王 笃芳遵循的规律。思考再三,他采用自己最擅长的雕刻“以真实求妙趣,以精微求豪放”艺术语言来表现。

在手起刀落中,在春华秋实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4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而在王笃芳的案头,平淡无奇的黄杨木开始“ 眉木传情”,布满了80多个鲜活的水浒好汉。

“雕刻过程中,肩周炎发作,还做了白内障手术,但创作水浒系列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也是水浒中英雄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鼓励着我。”王笃芳说,目前已经完成了水浒系列中的80多个人物,今年将剩下20来个任务全部完成。

毛竹笋壳的脱胎换骨

[attachment=680050]
竹壳雕作品《群英荟萃》。

雕与塑有时是在坚硬的石头上,有时则在轻薄的竹壳上。竹壳雕又称笋壳雕,以竹壳为主材,集雕塑、剪刻、绘画于一体。《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播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乐清竹壳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涛林创作竹壳雕作品的一整套工艺流程。

挑选竹笋壳、处理竹笋壳,制作泥胎,在泥胎外围裹上毛竹纸与麻布,刷上特制的鱼鳔胶。胶水干透后,取下里面的泥胎。接着,做好底胚,安装人物的头部与四肢,刻出头脸,上颜色……吴涛林创作竹壳雕作品《三国演义》人物马超的过程,有12个大步骤、上百道小工序,琐碎而细致,让身边寻常的竹壳材料在无数个精细动作中脱胎换骨,迎来新生。

2020年,吴涛林创作的三国人物系列竹壳雕作品《群英荟萃》各具神韵,栩栩如生,荣获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竹木工艺)铜奖。

吴涛林子继父业,数十年匠心从艺,精耕细作。他说,竹壳雕技艺最关键的是将竹壳的材质利用好。竹壳的肌理与色泽深浅不一,明暗有别,在雕塑、剪刻与描绘之间,要最大程度地将竹壳天然的纹路与斑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巧妙地将人物形象予以呈现。

作为匠人,吴涛林始终保持着对手艺的敬畏之心。他说:“工匠的‘匠’字里有一个‘斤’字。我对‘匠’这个字的理解,就是精益求益,要对自己的作品斤斤计较。”

一方水土的蓝白记忆

[attachment=680051]
蓝夹缬。

复色夹缬印染技术曾经在唐代盛极一时,后又悄然消失,如今在浙南民间以蓝夹缬的形式得以遗存。乐清市白石街道中雁村的陈松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献武父子仍在沿用这门古老的手艺。

陈松尧家传四代,手艺精湛,至今仍保存80多年前其太爷爷制作的百子被。据悉,印有百子被的被面是以前浙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嫁妆,嫁女儿时家家户户必不可少。

“种蓝得靛,衣被乃染。雕花夹布浸,蓝白相与间。”蓝夹缬技艺以板蓝根茎的枝液为染料,在织物上染制出图案花样。其制作步骤极为繁琐,包含了三道重要工序,分别是织物染料的制作、传统花版雕刻与蓝夹缬的印染工艺。

《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播出了陈松尧父子制作蓝夹缬的全过程。中雁荡山脉之间,这古典的蓝色,与简洁的白色,成为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蓝白记忆,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匠人们的坚守与热爱。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