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663阅读
  • 0回复

[虹桥民生]打造五大中心,打通“绿色通道”!乐清市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水平大提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宋堇
 

发帖
161
金币
687
威望
-1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5-27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不久前,一名13岁男孩因突发心肌梗死送入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后,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儿科、心血管内科、ICU、急诊科、介入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争分夺秒,最终使男孩转危为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蓉洲来院会诊时谈到,儿童急性心肌梗死极为少见,患儿成功救治,体现了一家医院、一个区域整体较高的急救水平。

[attachment=683063]
多学科联合救治演练现场。通讯员 江浩亮 摄


乐清拥有145万常住人口,年急诊病人达15万人次,其中危重病人1万余人次。围绕“救治流程再优化,救治时间再缩短,救治效率再提高”这一主题,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升“院前急救——急诊多学科联合急救——急诊手术——重症监护”四位一体的现代急救模式,重点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这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持续推进“大民生”建设走深走实。
  
五大救治中心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在救治流程的衔接上更顺畅,做到“简捷而不耽误,全面而不遗漏”,减少病人在抢救复苏室的滞留时间。“有了五大救治中心,面对突发性急救事件,我们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协作的转变。”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吴鑫虎在介绍时,不止一次提到“绿色通道”一词。
 
[attachment=683064]

胸痛中心介入手术

昨日,91岁的孔老太在子女的陪伴下来院复诊,老人感叹:“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作为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受益者,回忆起发病那天的情景,孔老太及家人仍心有余悸。
  
事发当天,孔老太在家里突发神志不清,不能说话,右侧手脚瘫痪。家人发现后,马上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接到120命令后,急诊科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启动急性脑卒中抢救预案,通过“紫云”应急系统一键联系卒中救治小组所有成员。“该系统是一款一键呼应系统,我们将五大救治中心各组成员的联系方式纳入其中,一旦遇到紧急事件,只要一点击电脑客户端,就能同时呼叫就近的第一批次医护人员。”吴鑫虎说。
  
经诊断,孔老太为急性脑卒中,“快点,先送患者进抢救室。”孔老太尚未到达医院,卒中中心医护团队早已就位,随后快速开通“绿色通道”:护士陪同转送至急诊抢救室,急诊医生接诊、护士采血化验,快速完成急诊CT检查,同时神经内科溶栓取栓小组现场确定救治方案。在取得家属的同意后,医护人员为孔老太采取了静脉溶栓治疗,并通知介入导管室、麻醉手术科急诊动脉取栓手术。次日,孔老太的身体便恢复了知觉,右侧瘫痪的手脚力量也开始恢复,住院一周后已经能跟家人、医生护士谈笑风生,吐字清晰,肢体活动恢复正常,可以自己下床走路,自己吃东西了。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时间最是关键。以前,急诊医生都是病人到达之后才掌握总体病情。像这样突发紧急情况,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预警机制才能对付。”吴鑫虎说,如果通过原来的分专科诊治、会诊的流程,往往浪费掉最宝贵的急救时间。打造五大救治中心、制定急救预案、开辟“绿色通道”,都是确保危急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吴鑫虎介绍,面对危急重症,市人民医院不仅要做好本院工作,还要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帮助二医、三医、五医及基层卫生院提高急症识别、救治能力,密切联系畅通转诊渠道。
  

“随着五大中心各类高精尖技术的不断应用,更多急危重症患者选择了信任我们。”市人民医院院长朱建东列举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梗患者95例,成功率98.9%,DTB时间(患者到达医院到球囊扩张时间)稳定在85分钟;卒中中心持续开展溶栓、取栓、动脉瘤介入手术,DNT时间(患者到达医院到静脉溶栓给药时间)稳定在50分钟,在加入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单位的基础上,被评审为国家脑防委卒中防治中心;创伤中心抢救严重多发联合伤50余例,成功率95%;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抢救患儿99余例,成功率98.9%;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抢救危重孕产妇26例,成功率100%。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林晓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