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537阅读
  • 0回复

[虹桥民生]这个新乐清人不简单!贴钱百万给口罩机生产气动配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75698677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3-19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3月16日晚上11点就可以回去睡一觉了。”这是河南籍新乐清人王帅自正月初三以来第一次这么早下班,而此前,几乎每天都是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躺下,仅睡四小时左右,又得马上起床干活。1个多月,他瘦了5公斤多。






在这个“80后”带头人的带领下,他的团队成员也是没日没夜,日夜赶工,目前已赶制了1700多套口罩机气动配件,保证了全国各地66家口罩机生产商的正常生产。3月17日晚,又一批15套口罩机专用气缸紧急发往深圳。



两天产量抵上往年全年数量


3月17日上午,在位于柳市的诺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见到王帅时,他的声音有些沙哑。34岁的王帅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他是河南人,2002年来乐清闯荡,在这个第二故乡已生活工作了18年,比在老家的时间还要长。
过年在河南人的习俗里是很隆重的,往年,他在老家要待到元宵节后才回乐清。去年大年廿九王帅赶回河南老家过年,与爷爷奶奶、父母团聚。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他的春节计划。
柳市有着比较完整的气动产业链。


除夕那天,王帅就陆续接到客户求助,急需口罩机气动配件。当时,国内一些配件厂基本都放假,有的地方配件产业链配套不到位,导致无法生产。到了正月初一、初二,打给王帅的求助电话更多了,得知有些口罩机生产商因为缺少气动配件,生产口罩的流水线不得不停产。那时候,因为防疫需要,口罩已供不应求,这让王帅坐不住了。正月初三下午,他急忙收拾行装,驱车千里,开了15个小时从老家连夜赶回柳市。
“我想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做擅长的产品,为抗疫做点事。”这是这个在气动行业摸爬滚打了18年的河南小伙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王帅的公司年产值超过1.1亿元,平时口罩机配件在他的产业组合中占比很小,整年产量才200多套。回到柳市,他将库存的10套口罩机配件给了急需的企业后,央企、国企、民企的订单如雪片飞来。
王帅说,那段时间他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一些企业通过层层关系,希望他能尽快供货,而更多的口罩机生产企业则派人派车到他的公司等着拿货。
“10天前,这里排队等货的场景还很壮观。”据王帅的合伙人、柳市前街的倪文林介绍,那时等货的车子从厂门口一直排到柳翁路,实在排不下了,一些司机干脆在清江服务区等消息。最多的时候,一天在这里等货的就有70来人,厂里销售中心三楼的仓库打地铺睡满了人,一些司机实在没地方睡,就睡在车里。
国家有难,王帅坚持按成本价销售。他一边急召工人回来复工复产,一边做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也平价出售配套零部件。他把在济南、深圳等销售营业部的人员紧急召回乐清驰援,没日没夜赶工。


产能迅速提升,2月份的产量平均一天生产30套左右,到了3月上旬,日产能达到50套。
3月10日后至今,产能稳定在每天100套,两天的产量就相当于以往一年的总产量。



克服种种困难日夜赶工


“这么大的疫情,国家也不容易,就想为国家做点事。”王帅朴实地说。


父母看王帅忙得团团转,急忙从老家赶来,帮他带孩子,解决后顾之忧。
乐清一度成为浙江省疫情地图上唯一的红区,而王帅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位于柳市蟾西村,当时属于管控重点村,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
努力赚钱,豪爽分钱,是王帅给员工的承诺。年终给工人发红包,王帅都很舍得。很多工人跟他干了七八年,公司里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工资10万元以上的不少,有的还成了部门主管,有20来个河南员工在他的关心下,找到了意中人。
往日的以情留人,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自动化口罩机配件紧缺,王帅发出生产通知后,正月初五,首批工人就从河南率先赶来,此后陆续有人到来。王帅向柳市镇政府递交了保证书,保证工人进村后就不出来,吃住都在厂里。听说是给口罩机生产配件,柳市镇政府给他开了绿灯。蟾西村离他的销售中心尽管只有约三公里的路程,严管期间,产品生产好后,都是通过顺丰快递先发到销售中心,再转运出去。
冯亚斌、宋江涛、田海洋等12名工人勇敢逆行,组成防疫应急小组,最早开始日夜忙碌在生产一线,为口罩机生产商提供配件。王帅非常感动,主动将他们的工资增加到原来的3倍,还给每个人奖励一部手机。3月13日,他又给这些员工每人奖励1万元。
严管期间,吃饭成问题,工人就自力更生,自己做馒头,倪文林菜园里种的菜也都用来救急了。
销售、装配、包装,哪里有需要,工人们就出现在哪里。王帅带领的团队,咬牙拧成一股绳,共克时艰。


3月5日,王帅发现薄型气缸由于其中一样关键原材料紧缺,甚至连原材料厂也没有货了。对气动产品驾轻就熟的王帅和团队研究人员立即对德国、日本、台湾等地的气动行业标准进行了研究,发现日本的标准比较接近,对照尺寸,重新设计,花了三天时间,对五个系列中的三个系列进行结构重新设计,用其他材料替代,才解决了原材料短缺的难题。


“以前偶尔会失眠,现在一躺下,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这段时间以来,王帅累得已瘦了5公斤多,他笑笑说:“当是免费减肥了!”



全产业链配合给乐清长脸


机械自动化离不开气动产业,近两年,国内气动行业发展飞速。

王帅记得2002年刚来乐清当气动小学徒时,乐清气动产业刚刚起步没几年,当时气动产品都是手工制作。
王帅紧跟气动行业的发展步伐,近两年企业每年投入研发的经费超千万元。去年还蛇吞象,在山东济南吞并了一家国有老牌企业——济南杰菲特气动元件有限公司,公司这两年发展迅猛。3月3日,他刚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又一张专利证书,公司申请的电磁阀(SR二位五通)获得了专利。
“控制元件电磁阀相当于人的大脑,这个产品已经与国外同类产品可相媲美。”王帅自豪地说,2010年就开始研发这项产品,持续投入才有了今日的成效。
“最近两三年,国内气动产品质量提高了很多。”自动化口罩机开机后生产不停,易损耗零部件,以前,国内口罩机气动配件以德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为主,国产的很少。
厚积薄发为王帅赢得市场创造了条件。疫情期间,据统计,到目前他接到的口罩机配件订单达到了2300多套。

一整套口罩机配件由88个气动元件组成。“柳市的气动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相对成熟。”王帅说,疫情期间,他经常安抚供应商,承诺后期的业务优先跟他们合作,得到了他们全力支持。全产业链发力,大家一起鼓劲,坚持不倒下,让“柳市产”的气动产品成了抢手货,打响了品牌,成为此次疫情期间口罩机的标配,给柳市的气动行业长了脸。
浙江双鑫气动有限公司是王帅的重要供应商,老板代方勇正月初二就从四川老家赶回,开足马力,给王帅的气动元件提供配套产品。近段时间,他的厂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赶工景象。
“现在已交了1700多套,还有600多套,到22日左右可交完货。” 订单一大把,忙得天昏地暗,不知情的人以为王帅这次发大财了。有同行建议王帅一套可以卖到2.3万元,按这个价计算,他可以净赚1400多万元,可他坚持成本价每套1.68万元,他仔细算了一下账,辛苦近两个月,要亏100多万元。有人笑他傻,但他觉得特殊时期,大家就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
说起前段时间顶住的压力,合伙人倪文林瞬间泪崩。这个大男人眼圈红了,悄悄用手抹了一把泪。他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亏100万元还不怕,最怕客户都跑光了,前段时间忙得脱不开身,根本没精力顾老客户的订单,合起来有两三千万元的业务没时间弄,企业搞不好就要破产了。还好,现在总算是撑过来了。” 现在国内疫情有所缓和,王帅他们也松了一口气,打算3月22日完成手头的这些口罩机气动配件订单生产后,去拜访一下老客户,他们相信:冬天已经过去,迎来春暖花开!

来源:乐清日报(中国乐清网)全媒体记者 罗定阳 徐琴微 实习生 王一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