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870阅读
  • 0回复

[周边民情]乐清风光一时的“八大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nasTy、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4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汤琴 程遥 叶长一

    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八大王事件”的亲历者。他们有的还居住在柳市镇当年建造的房子里,有的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有的远赴他乡甚至国外继续打拼创业,有的则入土为安成为历史人物。在一张张苍老、沧桑的脸庞上,已难以找到当年第一代创业者的那股锐气和拼劲,但岁月曾赋予他们故事,让他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先驱。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

    “旧货大王”王迈仟和父亲老王早年从事旧货生意,他们把从上海等地采购来的旧矿灯配件、电器产品等经过拆洗、改装、加工后,打上“浙江乐清制造”的牌子予以出售,已经不好用的设备则拆掉当零部件卖。也许可以认为,他是温州第一个发现旧货价值,并且能变废为宝的人。

    由于王迈仟的旧货生意十分赚钱,吸引柳市不少人也做起了旧货生意,并逐渐形成了旧货市场。一直到现在,柳市还有这个旧货市场。

    旧货市场给了柳市电器发展许多灵感。来自发达国家各行各业的设计思想,在旧货市场上相互交融,柳市电器早期从业者的产品创新理念,在旧货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线圈大王”郑祥青最早是修理电动机的。自从一名供销员拿着电机线圈样品问他哪里有卖后,郑祥青想到亲手制造电机线圈,并付诸行动,逐渐打开电机线圈的市场。从1980年开始,郑祥青的电机线圈生意逐渐上了规模。“最多时候招了30多员工,每个月营业额都在8000元左右。”郑祥青说。

    这么好的生意,当然会有人眼红。人们纷纷模仿郑祥青生产的电机线圈,搭上了郑祥青“驾驶的快车”。

    “目录大王”叶建华出生于摄影世家。16岁时,叶建华前往上海,花了700元买了一个二手镜头,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一台照相机,到农村、山区为人拍照赚钱,最远到过青海。

    走南闯北为人拍照极其辛苦,还要冒很大风险。叶建华曾三次被没收相机,这个尚没成年的小伙子每次都是流着眼泪求人,将“吃饭的家伙”讨回来。

    推动柳市经济市场、特别是电器飞速发展的,还有一支主力军,那就是供销员。乐清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条件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贫穷是社会常态。穷则思变,乐清人脑子灵活,又能吃苦,很多青壮年就寻思着走出家门,到全国各地碰机遇、讨生活。这群人成了推销员,带着产品四处推销。“样品很重,带来带去并不方便。”叶建华称,有人启发他,将样品拍成照片,方便供销员们携带。

    于是,叶建华从拍人改成拍产品照片售卖,后来又做成相册,再后来出版成书,书名为《产品样本》和《产品目录》。书里的产品,按照类型分类,还配有使用说明、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出厂价等。这样,推销员就可以拿着“样本”或“目录”到全国各地的用户那里去订货。叶建华不断更新书本内容,这些书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物品。当时十元一张的钞票,叶建华是用麻袋来装的。

    当然,《产品样本》和《产品目录》也催生了一个行业:印刷和销售。记者的父亲,当年也曾在工作之余,印刷和销售这些特殊的“书”,并与叶建华有业务合作,记者儿时,曾多次随父亲到过叶建华家。

    《产品样本》对推动柳市电器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有了《产品样本》,等于把千百家小工厂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成为比中国任何一家大企业的产品都多的产品大全。产品样本成了供销员的“武功秘笈”,怀揣一本,可打天下。短短几年,激增的订单,让柳市电器产业飞速扩张,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器原产地,又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器基地。

    就在20年后,有人依托互联网,做了跟叶建华雷同的事情,那个人名叫马云。

    “八大王”各显神通

    “八大王”几乎人人都很有本事“来钱”。

    鼓励叶建华给产品拍照片的,就是“五金大王”胡金林。胡金林最早是外出替人打工的,后来悟出一个道理:“替别人打工永远赚不到钱,而经商致富最快”。他从湖北神农架回到家乡,开始从事五金电器生意。“当时温州设备企业发展很迅速,导致五金工具比较稀缺,在计划经济时期很难在市场上买到。”胡金林回忆,他开始搭建销售平台,去外地进货,为这些设备企业采购所需工具。

    后来,胡金林根据市场变化,从售卖五金工具转而售卖电器设备。胡金林的生意好到什么程度?柳市人常说,没有胡金林供应不了的设备。仅仅做了半年,胡金林就盖了3间楼房,一时间十分风光。从1976年开始,他就成了柳市首富,年销售额达120万元。

    “螺丝大王”刘大源通过小小的螺丝成了当时的百万富翁。刘大源最早做煤油设备生意。1971年,万家公社的一家社队企业需要一批螺丝,可市场上无货。刘大源想起,他曾经在清江看到一批积压的螺丝,于是赶忙跑去以低价收购。“这批螺丝因为存放时间过长,都已经锈得不行,我亲自动手进行电镀换新。”刘大源说,这批螺丝一转手,成了他这个“大王”创业的第一桶金。

    刘大源发现比起煤油设备,螺丝的利润更高,市场需求量更大。于是他放弃煤油设备生意,全身心投入到螺丝经营中。

    当时,刘大源收集了最多种螺丝,达 17000多种,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厂或店的螺丝种类有他这里那么齐全,即使是上海几家最大的国有标准件公司加起来,也没有他这里的螺丝种类多。可以说,没有刘大源找不到的螺丝型号。

    为了搞到更多的螺丝,他还到上海进货,为了省钱,三百公斤的螺丝独自分四次挑到码头,再挑到轮船上。业务大了,刘大源就长期居住在上海,在上海招待所里设立了自己的“驻沪办事处”。

    每天,刘大源都会安排好货车,往柳市家中运送螺丝,每份合同都能赚个三四千元。有句玩笑话,说刘大源一个月卖掉的螺丝,连接一起能绕地球一圈。刘大源有钱到什么程度?他是柳市第一个装上电话、开上摩托车的人,当时柳市唯一的电视差转台(转播电视信号),就是刘大源出钱建的。

    “翻砂大王”吴师廉同样有传奇的故事。他原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一次偶然机会,碰到了一位来柳市寻找货源的供销员,他牵线搭桥,为这名供销员找到了产品。看到有钱赚,吴师廉请了翻砂师傅,在柳市“三座屋”的道坦角落里搭起了最早的翻砂炉。刚开始,模具全部是木头制作的。铝制产品成型后,还要打洞等10多道工序,有些还要到别的加工厂加工。也有一些产品因是铁锤打磨,精密度不够。

    吴师廉想方设法对模具进行了改革,木头模具全面更新成为铁模具。因为铁模具工艺先进,效率高,使产品质量整体提升,效益也越来越好。

    生产规模化了,原材料供应成了问题。为此,寻找原材料又成了吴师廉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原乐清县物资局有铝锭出售,但需要单位介绍。几经周折,吴师廉找到了居委会办公室,请“柳市通用电器厂”出具介绍信,资金款项也通过“柳市通用电器厂”进出,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税费、管理费等。

    原材料得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的接线鼻业务订单越来越大。到了年底,吴师廉就积累了一笔资金。

    当时大队里正好分宅基地,地点在柳市镇后街保安寺新村,共三间。一家人商量先建房子。次年四月,三间三层水泥结构的楼房拔地而起,这样的小洋房引来了众多村民的向往,附近不少人特地跑过来看。

    农村干农活一个人一年收入不到300元,而这幢房子建了三四万元,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

    另外两个大王程步清、陈银松,也都找到赚钱的门路,成了当时的“土豪”。在“八大王”的影响下,柳市无数人挤进了商海,柳市镇出现了生机蓬勃,甚至带些杂乱的兴奋局面。

    “八大王”的产生

    说起当年名盛一时的“八大王”,一定会提到一个人——乐清县柳市通用电器厂厂长石锦宽。从1980年开始,该电器厂会给挂靠的每个行业评选出一名业绩最为突出的经营者。就这样,共推出了8个“大王”,并将给他们的称号写在奖品的热水瓶上。

    办厂安置知青

    今年77岁的石锦宽,人生经历很丰富。他19岁时从中国地图测绘学院毕业,是当时不多见的大学毕业生,先分配到钢铁厂工作,又调到粮管所,后来因被裁员回到柳市老家,当上了柳市居委会主任,当时柳市就一个居委会。

    石锦宽的口才很好,那时为了响应党中央上山下乡的号召,政府给了石锦宽一个任务:动员知识青年支边。小小的柳市,石锦宽一下子就动员了80多名青年参加。

    “那年支边的地方在黑龙江,祖国的最北方,条件艰苦。”石锦宽回忆,南方人吃不了北方的苦头,不少人刚去就闹着要回家,甚至与当地群众产生多种矛盾。无奈之下,石锦宽又前往黑龙江,帮助青年们回家。

    可这些青年回家了,如何安置又成为一大难题。由于没有工作,这群青年没有收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几乎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看着他们找不到出路,石锦宽十分愧疚,毕竟是他动员他们支边的。如何安排?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开办工厂。

    柳市素来有经商之风,但工厂当时并不多。

    1969年,石锦宽以柳市居委会的名义,找人凑钱办了一家工艺社,以安置那些回乡的支边青年,让他们有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工艺社的名字也很具有时代特征:反修工艺社。

    什么是“反修”?意思是反对苏联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搞真正的社会主义。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反修工艺社,竟然成为温州最早的股份合作企业,成为私营企业的“孵化器”。后来的“八大王事件”,就是从这里开端。

    树立“八大王”典型

    反修工艺社没有独立的厂房和车间,也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怎么运作呢?石锦宽创造了一种挂靠经营的方式。就是以“反修工艺社”的名义经营,对外宣称门市部或车间,实际上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经营,工艺社负责管理账目和报税。每个人无论挣钱多少,只需要交一些管理费和纳税,赚来的钱都是自己的。

    反修工艺社起初只有十来个门市部(车间),后来发展到32个门市部(车间),如电器车间、旧货车间、翻砂车间等。各部门业务慢慢涉及到五金配件、原材料、机电等,在当时供求失衡的环境里任意伸张枝叶。

    就这样,一群青年,靠着反修工艺社这个平台,逐渐找到自己的经营方向。此后,反修工艺社更名为“乐清县柳市通用电器厂”,“通用”两个字借鉴美国著名的汽车业大佬——通用汽车公司。

    可以说,石锦宽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解决让政府头疼的知青就业问题,无意间却建成了乐清民营企业家的“黄埔军校”。电器厂的发展出人意料地快,到了1979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个亿,汇款额占柳市信用社的三分之二。当时乐清县所有县属企业的生产总值是800万元,不到柳市通用电器厂的一个零头。

    有了成绩,就要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从1980年开始评比先进,如同当下企业评比先进员工一样,每个行业评选出一名业绩最为突出的经营者。可什么称呼比较响亮呢?

    “当时王迈仟做得比较好,大家叫他父亲老王,叫他大王,叫他儿子小王,”石锦宽就从王迈仟的外号中得到灵感:“大王”。比如,电器车间(门市部)的就叫“电器大王”,旧货车间(门市部)的就叫“旧货大王”,“目录车间”(门市部)的就叫“目录大王”,并写在奖励他们的热水瓶上。就这样,共推出了8个“大王”,包括胡金林、王迈仟、程步青等人。

    可在郑祥青、叶建华等人看来,“大王”的称呼如同他们人生的一道魔咒。

    无论怎么说,这8个“大王”,成为当时柳市远近闻名的明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