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娟是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六年级(6)班的语文老师。近日,在上二年级公开课《蜘蛛店》的课间休息期间,刘微娟为准备上课的学生和现场前来听课的老师们,带来了一段《西厢记·琴心》越剧经典唱段,让学生和听课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阵阵掌声。“我在课余休息时,想放松一下自己与大家的心情,便大胆唱了一段。”刘微娟笑说。
将越剧带入校园
刘微娟是乐清市南岳镇后塘村人。小时候,村里经常会有戏班子来唱戏,大家在茶余饭后,一起坐在戏台下听戏、评戏,氛围很好。而她也因常常跟着家人一起看戏,耳濡目染中,她一直在自学自唱越剧。
初中时期,刘微娟一次在上学路上,无意间看到路边小摊上有售卖越剧磁带——《庵堂认母》。“我当时毫不犹豫就买下来了,在家边听边跟着自哼自唱,虽然有滋有味,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刘微娟又前往那家小摊,发现了茅威涛演唱的《何文秀》。“我一听,就爱极了。”刘微娟至今还记得当时买到心仪越剧磁带的欢喜。
刘微娟回忆道,高中三年,教室的电视机只要播放越剧节日,电视就被她一直“霸占”着,同学们也因而受她“荼毒”三年。
2008年,刘微娟来到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教授语文课程。学校让每名老师报名教授一个社团的课程,有着越剧爱好的刘微娟,成立了“小百花”社团。“给学生们传唱越剧的时候,他们也喜欢聆听。”刘微娟说,“有位学生从二年级进入‘小百花’社团,跟着我唱越剧,走台步,现在她五年级了,还去专业地学唱了越剧。”刘微娟很开心,她能启蒙一位小“越”人。
刘微娟的越剧表演,真正开始于2011年,她说很幸运当时能得到温州越剧团原团长李珍珍老师的指点。刘微娟最享受的就是听老师讲戏,一个眼神、一个转身、甚至一个叹气,都表达着角色丰富的内心,不仅得理解,还得拿捏到位。而每周去一趟温州学身段、学表演,也成了她那时最大的期待。后来,她又得到了乐清越剧团老师们的指点,刘微娟参加了几场戏曲比赛,在“浙江省农民戏曲票友”大赛中,她获得了二等奖。
用朗诵与戏曲演绎课题
刘微娟不仅会唱越剧,还擅长朗诵,并将两者融进了生活中。“越剧对我的朗诵帮助很大,越剧舞台表演让我在朗诵的时候能更快进入角色,举手投足间,更从容。”刘微娟说:“同时,朗诵也是在提升我的越剧表演,朗诵要对素材有深入的解读,这种文学素养对越剧表演的把握会更细致入微。也让我对越剧唱腔里的那些小腔,唱得更走心,因为每一个小腔都蕴含着人物一种情绪的表达。”
2008年,刘微娟参加乐清市教师朗诵比赛拿了第一名。之后加入了乐清市朗诵协会,平日里与协会里的老师们一起同台朗诵,让刘微娟进步很快,获得了不少朗诵奖项。刘微娟说,每一次比赛和上台朗诵,对她都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在学校里,刘微娟还为老师们开展朗诵讲座和朗诵会。
“同学们,发声读出来,读出味道来……”平日上课,刘微娟总是教学生们:“用最自然的感觉去朗诵每一篇课文。”
刘微娟每堂课都为学生们作示范朗诵。她说,朗诵文字,是最快走进文本的方式。既能体会文字本身的魅力,又能让文字在体验中活起来,学生们把课文真的读进去了,也就能理解了。
2018年,六年级上学期,她要上一堂专题综合性活动——《欣赏一门艺术》,刘微娟就想着为学生们举办一个朗诵晚会。
学生们朗诵了顾城、徐志摩、林徽因、金子美玲等国内外的佳作。“那场晚会,我和学生们都享受其中,我们都与文字产生了共鸣,他们真的能感受朗诵的魅力。”
“我觉得越剧和朗诵是相通的,它们都是最自然的艺术。”刘微娟说。教到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刘微娟用越剧片段给学生们欣赏,并做课文导入。“学生们看完之后,对学习这篇课文更感兴趣了。”刘微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这些都融入到教学中,收获了较好的效果,也收获了师生们的赞扬。
刘微娟对记者说,上课运用戏曲和朗诵这些方式,能更加自如地演绎课题。而两者在教学与生活上更是调味剂,有时候哼几句或诵读一篇课文,也会让心情愉悦。刘微娟为学生们灌输戏曲和朗诵文化,学生们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热爱的同时,她也想让学生们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并坚持下去。
[attachment=636567][attachment=636568]
来源:乐清日报 记者 林杭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