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799阅读
  • 0回复

[闲话虹桥]为“家长作业”减减负 让家庭教育回归正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如此厚道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28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家长,是孩子教育生涯中的重要角色,但现如今,不少家长不仅仅是重要角色,甚至成为陪伴孩子读书的主体。幼儿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的怪象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因家庭作业孩子和家长发生矛盾,陪读母亲深夜失控怒吼等,都成为典型事件。
    改变“家庭作业”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同呼声。日前,乐清市政协侨联界别委员们对该现象进行调研研讨,并给出合理建议。
    现状
    “额外工作”不堪重负
    “帮孩子一起完成了手抄报,现在还要给这幅画想个主题名字,又到23时了,心累。”5月26日,陈女士在朋友圈发了如此感叹。陈女士的感慨,相信也是不少陪读家长的心声。
    调研小组对全市8所小学的作业情况进行了摸底,发现从一年级“轻量级”的听写、口算、手工、查阅到高年级“重量级”的数学应用题、英语、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从低年级放学后常规的作业抄写、默写、听写、口算到高年段的阅读、写作、听力、口语、奥数,从纸质作业到APP软件打卡一起作业、作业盒子,各种家庭作业仍在不断增加。
    委员郑文东介绍,夜以继日的伏案疾书,导致近视的孩子、驼背的孩子越来越多。举个例子,去年3月,清江学区的体检报告中显示,小学至初中学生的近视率超三分之一,南塘中学的近视率更是达到了60%。而学业压力更重的几个镇、街道的学生,近视情况更加严重。
    家长在心疼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像陀螺般随之旋转,不敢停歇,让人无力又无奈。
    究其原因,学校、家长均有一定的责任。学校方面,剑走偏锋,过于注重分数。一些学校只着眼于短期目标的达成,执迷于学校的升学率。学校以班级排名的方式将压力传递给老师,老师以成绩排名的方式将压力传递给学生。家长在老师“命令式”的作业微信催促下,无奈“积极”配合,最后沦为老师的“附属学生”。而家长方面,虽有无奈应付的心理,但也怀揣“争宠”之心。很多家长一边抱怨,一边还是扛着压力“身体力行”地去落实各项作业指标。调查中,一名受访者表示,老师一般通过微信群安排任务,谁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都一目了然。于是,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把握各种机会讨好老师,从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得老师的喜欢。
    危害
    成为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话题“建议严禁批作业转移给家长”登上微博热搜,有关家长批改作业、陪伴读书、帮忙作业的话题引起热议,许多网友也都写下了自己对此的看法,并指出了这一现状的危害。
    委员包丽丹发现,有些学校面对教育局的作业检查时,为了过关,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会联手作假。甚至一些学生还摸出了规律,只要当天作业明显减少,孩子们就心神领会知道上级要来检查了。失“真”的教育,让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在诚实品性的培养上遇到了尴尬。也有部分家长难掩炫富之心,比如老师布置了旅游日记的作业,有经济条件的家长就带孩子出国游,继而在PPT讲解旅游的作业里晒美食、晒景点、晒宾馆,导致一些经济拮据家庭孩子存在心理落差。忙于应付孩子作业的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人格培养和身心健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似乎变成了赤裸裸的分数关系。
    失“真”的教育,随之带来的便是失“实”的反馈。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教学中的难点与缺漏,从而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而家长参与的作业往往并不能真实反映孩子的掌握情况。有些家庭作业明显是家长代劳,可孩子带回学校却堂而皇之以自己的成果来交差。比如,低年段小学生的手工制作、手抄报或者用照片记录生活等作业都需要家长参与,甚至变成了家长操刀、孩子配合。
    这些失“真”失“实”也让家长失去了初心,只求结果不问过程。一些家长花高价购买专业的“批改作业”服务,或将孩子托给任课老师以及其他校外托管机构,一个学期的托管费高达上万元。当家庭教育在作业辅导与批改的泥淖中沦陷,家长遭遇日复一日的“焦虑”,心力交瘁,丢失“自我”。家长的烦躁与不开心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一些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配合完成作业的,出现家长与老师关系恶化,甚至出现市区某小学因作业问题而导致小孩被学校退学的极端事例。
    建议
    使家庭教育回归正轨
    调研组介绍,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1月8日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学校作业的布置与管理,明文规定:学校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四个“不得”明确禁止学校将“课后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在此基础上,委员们开展座谈会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加强家校沟通
    委员薛子夜:
    就家庭作业而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理应由学生完成。当然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以帮忙检查完成情况。但家长没有批改作业的义务,也不是所有家长具备指导、批改的能力。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有所分工,避免出现“任务式”“必须式”“暗示式”的恶性沟通方式。合作中要趋利避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工作时间和受教育水平等,共同促成一个真正对孩子学习和成长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规范微信群职能
    委员林燕:
    针对班级家长微信群中的乱象,学校、老师、家长代表要制定有效的管理规则,采取有效的提醒措施,让群回归原本的功能和清风正气。避免原用于发布、分享与讨论正能量的班级家长微信群,出现随意发言、信息轰炸或刷屏,让教师与家长都不胜其烦的情况。教师要避免不恰当的表扬与批评,防止激发当事家长的心理不平衡、反感,引发其他家长误解与不适,甚至成为家校或家长之间冲突的平台。
    校方要提高托管质量
    委员周越女:
    加强对当前学校托管质量的管理,由当前保姆式的托管方式改进到学习式的托管方式,由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辅导。建立托管收费平台,由教育局及物价核定部门研究合理的发放标准,适当提升平台收费标准,增加老师的福利,提高老师积极性。对非正规的托管机构进行专项整治,杜绝不正规的培训机构虚假广告、散布优先谣言,煽动家长的焦虑情绪,扰乱乐清市正常的教育秩序。
    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
    委员倪烨梓:
    教育部门要承担起自身的管理职责,以制度和政策的强硬手段对乐清市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乱象重拳出击。对课外作业实行可量化的鉴定机制。出台具体的课外作业管理细则,即明确什么是“课外作业”,谁来评判、如何评判;对于老师布置的超“标准”作业谁来处罚、如何处罚;对于涉及的学校谁来整改,如何整改等,并加强落实力度。
[attachment=636830]

来源:乐清日报 记者 郑露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