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881阅读
  • 0回复

[周边民情]浙江男老师一张背影照火了!他的双肩包看哭很多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时间煮雨
 

发帖
333
金币
1376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5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4月13日傍晚,夕阳余辉为衢州常山县辉埠镇双溪口村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微风过处,成片的胡柚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58岁的乡村教师王金良背着双肩包,沿着乡道走在回家的路上。包里装着的,是刚刚收上来的35名学生的家庭作业本。


王老师是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东鲁教学点六年级语文老师,已在乡村学校教了38年的书。






在附近的几个村,这只红色的双肩包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


因为疫情,常山县辖区小学2月10日开始上网课。王老师很快发现,班上35名学生每天都不能交齐作业。从2月28日开始,王老师早晨将批改好的作业步行送到每个学生家中,下午又将学生做好的作业收好拿回家连夜批改。


为此,他每天两趟需要步行30公里路。风雨无阻。


“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不能因为疫情耽误孩子的功课,我会每天坚持收发作业直到正常开学为止。”王金良说。




发作业本时,王老师还会顺便为学生讲解几句。


每天步行60里,
去四个村子为学生收发作业



王金良的家住在衢州常山县辉埠镇双溪口村,一栋三层的农家小楼里住着其乐融融的祖孙三代。


每天早晨五点半,数十年形成的生物钟会准时将王老师叫醒。


早晨六点半,王老师便背上双肩包,穿好运动鞋出门。双肩包里装着的,是昨天晚上批改好的35名学生的作业。


在常山县,村子之间乡道都是硬化良好的水泥路或沥青路。虽然蜿蜒但很平整,去学生家,骑电瓶车或者开汽车都更加方便。


但王老师选择了步行。


“汽车不会开。我会骑电瓶车,但几十年了我习惯了走路。学校离家10里路,我平时上下班都是走路的。”王老师说。


王老师还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学生家收发作业本,还能为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好榜样,沿路还可以和老乡们打招呼加深情感。


那些和他“打招呼”的村民,很多也是他以前的学生。




学生不在家,把作业本放在窗台上让老师自取


一趟15公里只要两小时,
小伙子都很难跟上



王老师收发作业有固定的路线。35名学生分布在4个行政村,在地图上呈不规则的环形,绕着4个村一圈走下来,超过15公里。






四个村的大致位置图,王老师每天就要在这个“圈”里走30公里。


男生徐济邦家是王老师每天收发作业的第一站,徐济邦虽然和王金良家在同一个村,都是双溪口村,但两家人却离着有3公里左右的路。


早就熟悉了老师大约几点钟会来,徐济邦早早站在门口等着。师生寒暄了几句,王老师把作业本递到学生手上,然后挥手告别,继续前往下一个学生的家。


王老师就这样挨家挨户地发作业,也挨家挨户地和学生寒暄,还不忘叮嘱家长照顾好孩子,帮助他们好好学习。


住在才里村的女生汪露,是离得最远的,王老师要步行12公里才能到达。王老师来时,汪露的妈妈吴丽芳每次都会准备一些水果和茶水,早早等在家里。


“王老师太不容易了,每天都要走这么远,我们都很过意不去。”吴丽芳说。


每天走完这“最后一站”,沿着马路再走3公里,王老师就到家了。


王老师走得很快,一直保持大步匀速状态,这30里路走完只用了大约两小时。记者跟着他一路走,到后来有些喘不过气来,但王金良却一脸平静,连脸都没红一下。


王老师也有些得意:“我这走路的速度,小伙子都难跟上,但我做到了。这跟平时我坚持锻炼有关。”




王老师在喊学生来拿作业本。


回到家后开始上网课,
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回到家后,还不到早上9点。王老师打开电脑,开始给学上网课。课上完,布置好作业,他也要做一遍。


“熟悉每道题,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批改作业。”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教师说。


下午三点半,一天的网课结束后,王老师背上包再度从家里出发,这次他是要去收学生做好的作业。


同样的路线,同样耗时2个小时,下午五点半,伴着落日余辉,王老师回到家里,这一天,他又步行了30公里。


王金良班上一共有35个学生,大都数是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孩子上网课更加困难


2月10日,因为疫情,常山县的小学开始网上教学。在当地,农村小学的网课,学生大多都是在电视上看提前录好的上课视频。


相对城市来说,偏远农村的网上教学更加困难些。


留守儿童的监管人大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大都不懂电脑,很多祖辈甚至不会用智能手机。


相对学校的年轻老师,58岁的王金良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些陌生。他不太懂电脑,手机上改作业操作起来也不顺手。


开始上网课后,王老师很快发现,每天班上都有十多个学生不交网上作业。


王老师有些急了:“都六年级了,再这样耽误下去,孩子们上初中后功课会跟不上。”


于是,他用了最“麻烦”也最让人尊敬的方式去收学生的每日作业。走路上门,挨家挨户访问。


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交作业,不致于耽误学习。


王老师将想法向校长王保昌汇报,校长鼎力支持。


2月28日,在规划好路线后,王老师将这一计划正式付诸实施。其实也不需要做多少准备,他知道每个孩子的家庭住址。




当了这么多年乡村教师,他拿到过各种荣誉。


“孩子们期待走出山村,不能亏待他们”


到记者采访的4月13日,是王金良步行收发作业的第46天。


四十多天的路,王老师风雨无阻从不曾间断过。他说,自己会坚持到学生正常上学的那天。


“现在孩子们作业都完成得很好,我认为自己吃点苦很值。”王金良说。


学生家长吴丽芳说:“我们都很感动王老师每天来送作业,现在孩子也能自觉学习了,王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家长,我由衷地感激王老师的付出。我的孩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真的很幸运。”


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书记、校长王保昌认为,王金良老师有这样的举动并不让人意外。


“王老师扎根乡村教学38年,多伟大多轰动的事迹也说不上来,但他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了学生,他为学生送作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我一点都不觉得突兀。”王保昌说。


王金良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摞摞荣誉证书,他说这是“一辈子的荣誉”。他曾获常山县教育系统“最美教师”、“德育先进个人”,2019年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还有两年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再苦也不能亏待这些期待走出大山的孩子。”王老师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伟 通讯员 占振华 叶路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