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301阅读
  • 0回复

[闲话虹桥]“早上不能喝粥”被指崇洋媚外?张文宏回应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2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因一句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引发热议的张文宏,发声回应为何不能喝粥。近日,这一话题上了热搜第二
↓↓↓[attachment=659639]

曾说“早餐不能喝粥”引热议
4月15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出席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座时表示:“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

[attachment=659640]“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attachment=659641]张文宏的话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他这是崇洋媚外。

为何早餐不要喝粥而要吃鸡蛋牛奶呢?张文宏回应
据@第一财经日报 最新消息,张文宏表示,很多网友批评但其中有一个他不接受。针对病毒的抗体产生要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质。他认为重症转轻症最主要的一点要保证营养和蛋白质,这时候,靠粥和咸菜你就麻烦了。而且,中国人最喜欢喝鱼汤了,鱼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质。
[attachment=659642]

营养师这样解释:“全碳水模式”缺点不少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营养科陶新城医生告诉记者,中国人习惯稀饭、米粥加点心的早餐模式,从感觉上来说还是挺不错的,稀饭补充血糖,点心持续供能,有干又有稀,但这只是在物质条件不好时候的一种习惯。这种早餐模式摄入的是全碳水化合物,有不少弊端。全主食的食物不能提供脂肪,我们的胆囊没有动力去吐出胆汁,而且又没有身体必需的蛋白质,不能补充身体需要,最后一点就是胃停留时间不够,通俗地讲就是不耐饿,所以并不提倡这种早餐模式。陶新城说,还有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有人的早餐很丰盛,又是油条又是炒饭或者汉堡包、炸鸡翅什么的,过于油腻不仅不利于减肥还会加重上午的消化负担,也是不提倡的。健康早餐:有荤有素有主食
陶新城表示,健康的早餐应该是有荤有素有主食的一种:比如1瓶牛奶或豆浆或豆腐脑加1个鸡蛋或方腿或奶酪加1份稀饭或馒头或面包等,最后怕没有饱腹感还能来点水果或蔬菜沙拉。如果年轻人觉得早晨时间贵如金,想尽量减少准备早饭的时间,简单点也是可以的:冰箱里准备点茶叶蛋、煮鸡蛋、方腿、馒头、包子、牛奶、奶粉、水果、黄瓜、番茄等等,刷牙的时候用微波炉把点心加热下,刷完牙“抓起来就跑”,决不会浪费时间。总之早餐宜清淡不油腻,但最好包含主食、奶或豆、蛋或肉再加果或蔬,丰俭由人。不吃早餐,你离“胖”又近了一步
比吃得不够健康更伤身体的是不吃早餐。陶新城告诉记者,有人不吃早餐是因为怕胖,有资料说早餐吸收的营养占全天的大半,这个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但早餐的吸收率高倒是实情。但这不是不吃早餐的借口,反而是积极吃早餐的理由。早餐吸收率高的原因是因为空腹时间较长,身体自然启动饥饿程序来加强吸收。如果不吃早餐到了中午会更加饥饿,吸引率更高,而人对饥饿的反应总是滞后的,吃过了量大脑才能有饱的感觉。所以饿了一上午然后美美地吃顿好的中餐,反而会离胖又近了一步。还有些人觉得不吃早餐会感觉头脑清醒,吃完饭有昏沉沉的感觉。吃完食物后会有部分血液分配到肠胃去支持消化工作,会让有些敏感的人有不良的感觉,但如果早餐不是吃得很油腻很难消化的话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况且也不提倡刚吃完就去工作,休息一下,刚刚好。大脑是个很“挑食”的器官,只对葡萄糖感兴趣,而不吃早餐人体没有足够的葡萄糖来供大脑使用。于是有些人在快中午时感到疲倦、思维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头晕、心慌、出冷汗的症状,这就是低血糖的反应。不严重的话抗一抗也能过去,严重地能当即晕倒,还是很危险的。对于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早餐影响发育,危害更大。老年人不吃早餐,且不说低血糖能不能受得了,心血管意外的机率会成倍增加。来源 | 通讯员 陶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综合 环球网、第一财经日报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