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298阅读
  • 5回复

[虹桥民生]向乐清的“白衣天使”致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5-12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一封封按满手印的志愿书,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宣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那不透气的防护服下,藏着一颗有爱、有责任、有担当、敢于奉献的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她们用坚守和执着温暖身边每一个人,与时间赛跑,义无反顾守护这座城,诠释“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乐清近3000名护士普普通通却也可以是超级英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萤火汇聚成星河,为了迟来的春天极力付出,负重前行、迎难而上,在核酸检测、隔离病房、疫情支援、疫苗接种等抗疫一线全力以赴,守护着我们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今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全市护理人员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信念,以精湛技术践行着敬佑生命。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阶段,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已在前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向全市的“白衣天使”致敬,并送上节日的祝福。何海娜 | 义无反顾去援“沪”

记者联系上浙江援沪医疗队血透小分队三组队员何海娜时,她正忙着做进病房前的准备,这天是她随队来到上海中山医院血透室支援的第39天。

何海娜是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护士,3月30日下午,她在上班途中接到前往上海支援的通知。匆匆折返家里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带上医院需要的物资就出发。在温州与大部队集合,在杭州完成集中培训,何海娜于4月1日晚上到达上海。

“血透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依靠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无法得到透析治疗无异于坐着等死。”何海娜说,作为此次乐清援沪医疗人员中唯一的血透护士,她深感责任重大。她所在的第三组共有28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医护人员,大家被分成两班轮转,每班有70多名患者,每名患者需要做4个小时的血透。血透室的护士每天要穿一层防护服,戴三层手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防护服不透气,身上很容易长湿疹,只能忍着。”何海娜说。

工作虽难,何海娜却从没叫过苦。在她看来,与患者相比,她们所受这些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有些患者早上6点就来了,等到傍晚才能透析,回到家已经是次日凌晨,他们很不容易。”

一名患者发来感谢短信:“她的话语感动我们这些血透病人,她把爱、把治疗、把奉献精神给了我们,谢谢!”何海娜说,患者的感谢让她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更为她提供了十足的力量。每天晚上,她都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向家人报平安。“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一定会很快恢复常态。”电话里,她的声音温柔而又坚定。瞿丽丹 | 勇当“疫”线螺丝钉

“您好,请问今天来看什么?”“您有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鼻涕、肌痛、咽痛、腹泻、结膜炎、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以及流行病学史吗?”5月10日,瞿丽丹按照惯例站在分诊台前为病人做预检分诊,详细询问,判断是否需要分流到发热门诊。

瞿丽丹是乐清市北白象中心卫生院的护士,作为一名基层医护人员,她主动担当,做一颗疫情防控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去年10月底,瞿丽丹来到西才方舱做预防接种,那时正值第三针加强针接种,现场人手紧缺,她每天一到方舱就开始不停地扎针,最多的一天可以接种500多人。“打几天针,轮到一天做方舱急救,如此循环往复,在人员短缺时几乎没有休息。”

犹记得她连续上了8天班,刚要迎来一个休息日,忽接领导电话说北白象东才停车场临时核酸点需要支援,她与同事二话没说就去了。

核酸采样,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异常熟练,现在她一天可以检测五六百人。一天,临近下班时接到通知,一菜市场全体人员需要加急做核酸采样,两个半小时,瞿丽丹完成了430余份采样。

大桥北高速路口卡点缺人,瞿丽丹马上顶上。卡点设在一个集装箱内,那半个月时间,她每天要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面屏,一守就是8个小时。冬天,瞿丽丹手上戴了两副手套,每完成一个检测就要洗一次手,洗手液不停地涂在手上,手几乎冻得没了知觉。

元旦前领导说给瞿丽丹放2天假,没想到当晚就打来电话,之前撤掉的卡点又紧急开通了,需要在23时30分前到位。

瞿丽丹不是铁打的,一天早上做核酸的人特别多,快下班时感觉不舒服,白天去医院打点滴,晚上继续上班,直到肩周炎和网球肘发作痛得厉害,实在是太累了,才撤下一线。

4月份开始回到院内上班,仍兼着应急核酸,分诊台前人流很大,多的时候一天可达近千人次,周末人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人,一天下来往往讲得口干舌燥。然而,经历了前段时间的“兵荒马乱”,现在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岁月静好。“虽然干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活儿,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相反,我相信我这颗螺丝钉也可以为乐清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瞿丽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潘丽丹 | 化身“战狼”请出战

孩子发烧,她没时间送去医院,家中老人住院,她没时间前去探望,她太忙了。潘丽丹是乐清市人民医院医共体仙溪分院护士长,负责医院日常的院感和护理,现在还是乐清市疫情防控特别机动大队——战狼特别行动队北部中队的队员。

列个时间轴看看“战狼”有多忙。4月3日凌晨2时13分,潘丽丹接到任务出发柳市,6时30分回队,18时12分准备装备待命;4月4日15时从雁荡出发去七里港待命,22时33分撤回队里;4月5日凌晨3时13分出发,6时回队;4月7日凌晨1时52分去清江,7时26分归队。

前段时间,潘丽丹发现小儿子睡觉时呼噜声很响,和丈夫约好了“五一”带孩子去看医生。4月30日潘丽丹去队里交接班后,却一直在雁荡到5月7日。丈夫独自带孩子看过医生看后说是腺样体肥大,影响到呼吸和听力,需要做手术。潘丽丹的丈夫在虹桥镇工作,还是名驻村干部,比她还忙。“没人陪,先拖一阵子,等炎症消后再看吧。”潘丽丹说,医院里人员非常紧缺,她实在是抽不出时间。

不久前潘丽丹的公公因为肺炎独自在医院住了18天。她和丈夫都没能抽出时间前往探视。婆婆一个人在家帮她带4岁的小儿子和8岁的大儿子。孩子们知道妈妈忙,隔几天就会不见了,这两年也渐渐习惯了。

潘丽丹现在隔周分别在战狼队和分院工作,这周轮到去分院。5月9日5时40分,她离开虹桥的家去赶最早的一班公交车,7时30分前要赶到仙溪镇的乐清市人民医院医共体仙溪分院,护理室输液、雾化、换药室的整理等护理工作让她几乎不得闲。门诊夜班也要24小时值守,5月10日7时30分,她完成交接班后匆匆到院门口买了早餐,搭车去仙溪甸岭服务站,那边7时50分开始工作。14时,仙溪镇里的工作人员来了,潘丽丹穿好防护服,跟着去甸岭养老院和双溪敬老院为工作人员做核酸采样。

“上月,我只休息了三天。”潘丽丹说。她是白衣天使,她同时也是女儿、妻子和妈妈,对家里,她感觉亏欠太多太多。从潘丽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战狼特别行动队的“战狼”们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随时可战、随时能战、随时出战。滕蕙伊 | 多次驻守隔离点

滕蕙伊是乐清市中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加入医院时间虽短,却已多次参与隔离酒店驻点任务,是名抗疫“老兵”。

去年8月,医院计划派人驻点隔离酒店承担核酸采样和日常防控工作。滕蕙伊知道隔离点工作的特殊性,每名派驻人员至少要在酒店待上3个月,且环境封闭、任务繁重,女儿刚满3岁,接受这项任务,意味着母女俩将迎来人生第一次长时间离别。“我是一名护士,我的入职誓言是救死扶伤,只要我有能力,就要为抗击疫情竭尽全力。”滕蕙伊说,即使满心牵挂着家人,她还是主动接下了这项派驻任务。

在隔离酒店工作期间,年幼的孩子经常生病发烧,滕蕙伊时常在夜里接到家人电话,每一次通话都让她心急如焚,彻夜难眠。“作为一名母亲,我比谁都更紧张我的孩子。但作为一名护士,比起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更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孩子都能安然无恙。”3个月后,她圆满出色地完成了驻点隔离任务,在工作报告中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结束驻点任务后,滕蕙伊并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在她看来,只有疫情被彻底消灭,才能算是胜利。医院常常接到紧急核酸采样任务,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只要接到任务,必须在第一时间紧急集结奔赴各地,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滕蕙伊主动请缨,时刻冲锋在抗疫的第一线。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密集,高风险地区返乐人员隔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滕蕙伊又选择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加入到医院外派驻点隔离酒店的工作队伍中。“在酒店执行任务期间,常常忙得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要是过了饭点,就连口热的都吃不上了。”滕蕙伊回忆,过度的劳累让她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虚弱,再加上全天穿着防护服,她经常累到脱水。

今年3月,国内多地爆发疫情,滕蕙伊又一次接下了驻点隔离酒店的任务,这一次,她甚至来不及和正在幼儿园上学的女儿告别,就匆匆收拾了行囊奔赴“战场”。执行隔离任务期间,部分隔离人员情绪波动大,滕蕙伊总能春风化雨般安抚。“将心比心,面对病毒大家都会产生恐慌情绪,我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更要关心照顾大家的情绪。”她笑着说。林秀英 | 愿做一线“老黄牛”

“请摘下口罩,张开嘴,谢谢配合。”简单的几句话,林秀英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遍。林秀英是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淡溪分院的一名护士长。自2020年疫情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她坚守岗位,不辞辛苦。

走进淡溪卫生院,总能看到她不停穿梭的身影。林秀英是核酸采样人员,也是疫苗接种人员,还是淡溪镇里岙村的责任医师。“核酸采样、疫苗接种、院感管理都是我的日常工作。”林秀英说,只要一有疫情支援任务,她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冲在疫情最前线。

面对夜以继日,持续高强度的工作,林秀英从未叫过苦、喊过累。“5月4日我和同事两个人一早上完成了核酸采样1300人次,手僵硬了,轻轻弯曲手指都会酸痛难忍。”林秀英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着口罩,头戴护目镜不停地进行核酸采样,全身上下经常湿透,头皮贴着头发,喉咙也因干涩而沙哑了。“只有把基层核酸采样工作做好了,风险人员尽早排查出来,就能降低传播风险,再辛苦也值得。”

作为基层抗疫一线人员,林秀英经常“战斗”至凌晨。去年11月,她曾做了淋巴清扫术。出院仅10天,她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工作岗位。“疫情防控是大事,在疫情关键时刻我不能休息。”林秀英说。

4月3日,柳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正在睡梦中的林秀英凌晨4时接到院长电话,她二话不说,立刻起身赶往柳市进行核酸采样。连续两天,她从早到晚对封控区人员进行登记、采样、排查。每天工作完,双臂酸疼得抬不起来,双手失去知觉,她毫无怨言,“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必须要坚守在疫情一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王益彬 | 是天使也是战士

“我想我的人生当中总要有这么一段经历,让我觉得很宝贵,可以很骄傲地和别人提起。”王益彬是乐清市人民医院血液化疗科的护士长,也是此次浙江省援沪医疗队温州总队的一员。

3月,温州市卫健委发出组建医疗队紧急驰援上海的通知,曾在感染科、急诊科、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工作,拥有26年丰富护理经验的王益彬报名参“战”,并被委以护理队领队的重任。

“报名援沪没和家人商量,要走的时候才告诉他们。”王益彬说,她不想只做天使,也想做一名战士去冲锋陷阵。

逆行出征抵达上海,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开展核酸采样。“当时只给了几个联系方式,需要我去协调获取需要的采样物资和时间,并安排司机接送,下发通知等。”王益彬说,那时队伍刚组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等她将所有事情安排好已经是次日凌晨。6时,王益彬安排并带领100名护理队的护士,分成两组采样队伍赶在8时前抵达采样地点,进入战“疫”状态。“任务很多,大多都是临时安排,大家完成任务回到驻地休息时早已都饥肠辘辘。”

然而,这场硬仗比她预想的要艰难。4月6日晚,浙江省援沪医疗队温州总队按照部署进入方舱医院熟悉流程,却突然接到开舱通知。开舱时间非常仓促,方舱内的很多配置、安排都没有到位。“20时许接到通知去熟悉场地,大概22时抵达,还在整顿人员物品,23时突然通知开舱,像保洁之类的人员根本没有办法及时到位。”王益彬说。开舱初期,她带领护理队,兼起了搬运医疗物资、场地清扫、清运垃圾等工作。一个个小小的身板,穿着防护服一干就是10来个小时,很多人嗓子发干,出现脱水症状。这样一班接一班,不到24小时就完成满仓任务。

随着战“疫”的吃紧,王益彬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除了日常的协调分配任务,她还要照顾队员并处理各种琐事。老人年龄大了不方便上厕所,她想法将其协调到离厕所近的床位;护士们想家撑不住,她就像姐姐一样倾听、疏导她们的情绪;病人有基础疾病,想要药物,她想办法从带来的物资包里寻找替换药品……而当队员们都回去休息后,王益彬还要和组长们聚在一起复盘一天的工作。

在援沪的40天里,王益彬的头发肉眼可见地白了许多,能安慰她的事情,“可能是以前藏在脂肪里的马甲线露了出来。”

“工作虽然繁重,但我觉得很快就要迎来胜利了。”王益彬说,“特别是看到方舱里的患者一个个出舱,感染人数一点点减少,说明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旭怡 黄澄 彭宁 黄子嘉

2条评分金币+2
木木幺 金币 +1 - 2022-05-13
老九 金币 +1 - 2022-05-12
离线芏。
发帖
-86
金币
-164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5-1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点赞
离线期先森
发帖
-73
金币
-146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5-1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致敬
离线芏森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05-12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点赞
离线朱维培
发帖
-16
金币
-27
威望
1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2-05-13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点赞
发帖
-21
金币
-44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2-05-13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必须要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