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乐清务工的55岁退伍军人老邓突发心梗,虽经抢救,仍无力回天。老邓的家人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作出艰难的决定,将他的双肾捐献给急待器官移植的两名患者,捐献的眼角膜能为4人带来光明。
儿子小邓说:“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还是一名党员,尽可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是他毕生所追求的事。”
2023年12月27日下午,一通电话给远在哈尔滨的小邓重重一击——在乐清务工的父亲因突发性心梗被送往医院救治,情况不容乐观。得知消息后的小邓立马定了机票,于次日凌晨赶到乐清。
“千里赶来见最后一面”
虽经医务人员竭力抢救,但最后老邓还是撒手离开了人间,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5岁。
当医生宣布老邓脑死亡后,小邓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医生的建议下,签署了父亲的器官捐献协议。
挥泪告别后,老邓被推进手术室,接受遗体器官捐献手术。据悉,此次老邓捐献双肾脏、双眼角膜,他成为2023年乐清第12例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
医护人员鞠躬致敬。红十字供图
多年前,老邓只身一人来乐投奔亲戚。五六年前,他进入乐清某公司工作。他每天努力上班,就是想多攒点钱,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存点钱。“父母在我十几岁时就分开了,这么多年,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他总是因为没给我一个完整的家而内疚……”小邓说道。
12月27日中午,老邓像往常一样在岗位值守。13时许,同事发现晕倒在地的老邓,便立即送其至市人民医院抢救。不久后,同事们用老邓的手机找到小邓的电话,并告诉他这一消息。小邓怀着最后一丝希望,立马定了机票,赶往乐清,想见父亲一面。
“父亲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
12月28日凌晨,小邓赶到医院时得知,其父亲已进入脑死亡状态。医生告诉小邓,他的父亲已救治无望,是否考虑器官捐献?
经过一番考虑后,小邓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肃然起敬:“我父亲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想让父亲用生命最后的余热温暖他人!”他说,父亲在世时就有热心肠,如果他知道自己走后还能帮助这么多人,也会感到高兴的!
家属签字确认同意捐献。
12月28日20时10分许,在乐清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医务人员向老邓遗体深深地鞠躬致敬后,器官捐献手术顺利进行。截至目前,6名受者术后恢复良好。
“这也会是父亲的意愿”
“昨日,父亲已被送去火化,再过几日,我就带着他的骨灰回老家……”2024年1月4日下午,小邓对记者说,这几日他在处理父亲后事之余,呆在其生前所住的房间,回想起幼年时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泪如雨下。
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工作之余,帮助当地居民挨家挨户送煤气罐。那时,父亲干活时总喜欢带着他。“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与我相处时话也不多,但与他并肩同行的画面始终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小邓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开,父亲也因此事决定远离家乡来乐务工。但父子俩之间的联络从未间断过,他们经常视频聊天,说些体己话。“去年中秋节,我还特地准备了哈尔滨红肠等一些特产快递给父亲,他很高兴,说很久没吃到家乡味,还说等他回去父子俩好好聚聚,没想到发生了意外。”
在小邓的印象里,父亲正直而又热心,军人的血性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有人向父亲求助,他总是力所能及帮忙,大家对他的品性赞不绝口。
“父亲一生乐于奉献,因此在意外发生后,我同意捐献器官!相信这会是我父亲的意愿,也是他对社会再作最后一次贡献。”小邓郑重地说道。
器官捐献,对急需移植器官的患者来说,是重生的希望;对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来说,是寄托哀思,是生命的延续。乐清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金可悦表示,2023年年初以来,乐清共出现人体器官捐献7例、角膜捐献8例,拯救了25位器官衰竭病危患者的生命,让32名失明患者重现光明。到目前为止,乐清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及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数量,在温州市(市、区)中均居第一。在2023年,乐清市新增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有1267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生命延续、彼此成就的动人故事。有意向捐献遗体的爱心人士,可以微信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选择志愿登记,登记后如果捐献意愿发生改变,也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志愿登记。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