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599阅读
  • 0回复

[闲话虹桥]23万人转行开滴滴?特殊时期,转行亦是“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
金币
*
威望
*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19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转行”悄然间成了一个热词。
但在当下,这词并不空洞,在这个特殊时段,它投射出的是一大群人生活轨迹的变动。
这场疫情,让很多原有工作难以为继的人动起了脑筋。比如,外卖小哥界一时之间成了“藏龙卧虎”之地,新近汇入了来自“360行+”的新鲜血液。而网约车界,也大类如此。
有大V微博博主此前发了一段话。
-“打车,师傅说:全北京在疫情之前有14万辆滴滴,你猜现在多少辆?”
-“我猜不出。”
-“37万辆。”
23万人转行开滴滴?对于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我无法查证,不过转行或兼职的话题确实挺热,这似乎也合乎很多人的想象。
某公号就推了一篇文章《凌晨3点,朋友圈被30万人转行刷屏》,文章也刷了屏。成年人“豁出去”,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脱“危”向“机”
在时下,转行并不意外。
此前,某外卖平台4月份发布了一份关于骑手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56%的骑手有第二种身份,这些人中,26%的人是小微创业者,21%的是技术工,除此之外还有自媒体从业者、白领、司机和保安等等。
开滴滴、送外卖,是两个技术门槛较低且勤奋努力和钱包鼓瘪指数成正比的行业,能够成为转行“香饽饽”也在情理之中。
滴滴代驾司机变身“跑腿小哥”。图片来自新京报
有句老话,叫“树挪死,人挪活”。
转行,有时是迫于“生计”,却也是为获得“生机”。“生计”更多意指当下,而“生机”则更多意指未来。
疫情是场灾难,在这场灾难中,每个人都有故事。在悄然发生的“转行”潮中,参与者自然不只限于网约车界、外卖界,各行各业都有人在新的境遇下寻求生计、寻找生机。
某种程度上,疫情确实让不少行业短时间内陷入了困顿,如餐饮、住宿、旅游、美容、养生保健、影院、汽车、房产等行业。
但疫情并没有彻底摧毁“生机”。
疫情是一场危机,它用“危”的阴影笼罩部分行业的同时,也把“机”的光亮投给了某些行业。比如医疗卫生行业,比如电商、快递行业,比如线上文娱产业,比如零售超市行业等。
在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阴影与光亮之别,也为各行业人员之间的“转行”创造了契机。
“B方案”启动,一堆人成了斜杠青(中)年。
“转身”不可耻,却可敬
在这波“转行大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直播带货的“异军突起”。
相继加入这场带货热潮的,既有顶流明星,亦有富商巨贾和从厅级到县级不等的机要官员。
当罗永浩大张旗鼓地开始“转行”,当董明珠“一而再”地坐在直播镜头前,当李彦宏借读书开始推销自家的直播平台,“直播带货”的生机无疑又被极大地唤起了。
董明珠“直播带货”。图片来自新京报
虽然“直播带货”的崛起,或是互联网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但毫无疑问,疫情下的自救式努力,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有些人或许觉得,“送外卖”、“开滴滴”不体面,但有些“生机”,本就在豁出去谋“生计”的义无反顾上。
那样的“转身”,不可耻,却可敬。
“转行”之后,面临着全新的领域,或许要走的是一段不停摸索、不断试错的荆棘路。
但纵使好坏无算,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在无数个转行者艰难抉择的背后,在他们的勇敢与坚忍背后,都饱含着求得“生机”的渴望,与过上更好日子的质朴追求。
而这种精神与意志,正是疫情之后这个国家恢复往日生机,最根本的依靠所在。
文 | 狄宣亚(媒体人)
编辑: 狄宣亚 实习生:彭美琪 校对:吴兴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