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遥
过年前,人们总关注年终奖有多少,而过年后,压岁钱怎么处理成为最新的话题。春节长假,走亲访友,长辈会将大小不一的红包分给晚辈,以此保佑晚辈平安。红包一进一出,交融着亲情和友情,便产生出有趣的故事,有甜蜜,也有负担。怎么处理压岁钱,不妨看看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的几位市民的做法。
存进孩子名字账户
2012年出生的女孩小茴(化名)最喜欢过年。每到这时,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可以陪着她看电影、放烟花、逛公园、吃大餐。可对于6岁的小孩子来说,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收压岁钱了。不仅父母会给小茴一个大大的红包,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忘给个大红包。“爷爷奶奶加在一起给了1万元,可厚实了。”摸着一个个大红包,小茴笑得可欢乐了。
到了初三、初四走亲访友,每个见到小茴的亲戚,都会准备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红包,其中不少还是通过手机支付。细数了下,小茴短短几天就进账了2万多元。
这么大数目的压岁钱,小茴怎么处理呢?“她拿到红包后很自觉地交给我们,由我们来负责打理,手机支付的则会直接打到我的账号内。”小茴的妈妈郑旭说,她打算将压岁钱存进小茴名字的账户,作为小茴的教育基金。“以后小茴的学费,都用压岁钱来解决。”
借着这笔压岁钱,郑旭还想出一个办法教育小茴。原来,小茴平时看到喜欢的玩具都想要,完全没有消费的概念。郑旭从压岁钱里拿出50元给小茴,让她自己处理,以此教育小茴:“玩具是需要用钱买的。”
那么,小茴是怎么处理这50元的呢?“她用19.9元买了一个打气球的玩具,用20元买了茶具玩具。”郑旭说,“还剩下10元不舍得花了。”
由孩子选择处理
当然,也有将压岁钱让孩子选择性地处理的,市民张风就是这么做的。今年春节,张风的儿子收到了不少于4万元的压岁钱。张风原本想将压岁钱存在儿子的名下,却被儿子拒绝,要求自行支配这笔压岁钱。
“这么一笔不小的费用,10岁的孩子怎么可以自行支配呢?”张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给儿子提供了3个选项:“买书,去旅游,报兴趣班。”儿子选择了“去旅游”。于是,张风和儿子约定,在暑假期间带他出国旅游,而全家出行的费用就在压岁钱里报销。
家长何溢彩在处理压岁钱上,也给了孩子几个选项。不过何溢彩给出的选项面偏窄,都是兴趣班类型的,如街舞、画画、模特、葫芦丝。
“孩子才6岁,现在对钱还不太看重,兴趣班他有兴趣,说让他学都很开心。”何溢彩说,兴趣班的学费有些贵,平时让她出钱有些心疼,用压岁钱来“解决”,一来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减少家长的负担。
相互沟通不给压岁钱
收到压岁钱是开心事,可发压岁钱就没那么开心了。在乐清的很多地方,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是必须的。为了避免给亲戚孩子发压岁钱“大出血”,市民王舒打起了自己孩子压岁钱的主意。
王舒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今年15岁了。每当孩子收到压岁钱,王舒总以要给亲戚孩子发还压岁钱为由,让孩子上交。为了让孩子心服口服,王舒还用上小账本,一笔笔地算给孩子看。
当然,孩子也不是没有得到。收入支出两者相抵后多出来的部分,妈妈就让孩子自己支配。“估算了下还有200元的剩余。”王舒说,“这样的安排,他还比较满意,用200元请同学吃了顿肯德基。”
市民仇余露的方法更简便。“我们跟亲戚都商量好,今年大家都不用给压岁钱,就当相互抵消好了。”仇余露说,这样一来免去互发红包的麻烦,二来避免给多给少产生的尴尬。对于这样的约定,亲戚们都欣然接受了。“唯独‘苦’了孩子,成了没有压岁钱的宝宝。”仇余露笑道。
家长不能“私吞”压岁钱
有没有因为压岁钱的使用,产生矛盾和纠纷的呢?乐清曾经发生过一个案例。一名母亲取走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压岁钱,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母亲不仅要还钱,还要赔偿利息损失。
2002年,紫琴(化名)与大山(化名)在乐清完婚,随后生下一女二子。2012年春节,奶奶为了让孙子孙女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个保障,分别给了孙子孙女一个大红包。孙女11万多元,两个孙子各22万多元,用定期存款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存单由紫琴保管。
后来,由于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紫琴提出离婚,但被法院驳回。提出离婚后,紫琴以监护人身份,凭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去银行取走了子女的钱。丈夫和3个子女得知后,向法院起诉紫琴,要求还钱。
法庭上,紫琴觉得自己很冤。她说,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她是孩子的妈妈,是监护人。“我只是把钱换了个户头而已,这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而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该保护子女的权益。奶奶把钱送给孩子,那么这些钱就是3个孩子的了。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因此,紫琴应该把钱还给3个孩子,并且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
也就是说,父母可以代为保管压岁钱,但只能有条件地支配使用。条件就是,所有钱必须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给孩子买保险、上学、培训等,不能挪作他用。如果对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权让你公开压岁钱的使用明细,并且把你“私吞”的钱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