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2291阅读
  • 0回复

[虹桥民生]勤洗手!确诊病例家中门把手查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电梯里放纸巾有没有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娃娃
 
发帖
217
金币
987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2-03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attachment=654226]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是广州首次在外环境中发现,提示市民应更注意手卫生。

市疾控专家提醒,日常家居细节中,有许多可能造成病毒间接传播的途径,容易为人所忽略,如手机屏幕、电脑键盘、水龙头等等,都需要日常清洁。

在确诊病例家中防盗门把手上测出病毒核酸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市疾控检测实验室目前的日检测量已经达到660份左右,已接近实验室的极限。检测样本来源于医院上送的排查标本,包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密切接触者的标本,在对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对居家环境中也会采外环境标本采集。
[attachment=654227]
“随着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在知道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也有接触传播。”张周斌表示,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即直接接触到感染病例,会对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
而对于普通社区居民,风险更多来自于间接接触,“如果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自己的手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进食、揉眼睛等动作,可能会造成自己感染。
张周斌介绍,市疾控中心对于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会了解病例近期的活动和接触人员情况,对于居家环境中经常触碰的门把手、水龙头、电脑键盘和鼠标等都会相应采样。
[attachment=654228]图为疾控人员的演示过程


“在我们近日监测中,对一个病例的防盗门的门把手采样中也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这提示我们,一定要做好居家清洁工作,勤洗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居环境中这些清洁盲点 易导致传播风险

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外出回家第一时间都应该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洗手。
家居清洁方面,张周斌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对含氯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但是在不同家居环境和卫生习惯,病毒的存活情况不一样。
在日常家居环境中,手机、电话、鼠标键盘、电灯开关、水龙头、门把手等,都是经常触碰的地方,但卫生情况又经常被忽略,造成潜在的间接传播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手机: “我们家消耗最大的两种清洁用品,一个是84消毒液,一个是消毒湿巾。”张周斌介绍,自己的家里一向以来都有两个习惯:“回到家洗手后用消毒湿巾擦拭清洁手机,晚上用84消毒液兑水拖地板。现在来看,这两个习惯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了。”键盘、鼠标、电灯开关等,也可以参照手机的清洁方式,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注意是消毒湿巾,不是普通湿巾。”张周斌说。





地板:地板等表面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张周斌提醒市民,选择消毒液时,要选择背面有“消卫证字”许可证号的产品,消毒效果比较有保障。使用消毒液,按照产品说明书中对于不同物品消毒的配比说明进行配置即可。
    



水龙头: “有自动感应水龙头的家庭不多,大部分人洗手都是打开水龙头,洗完后又关上水龙头。假如有手上有病毒,洗手后关水龙头又会沾染上。”张周斌指出,水龙头也是一个清洁盲点,应在洗手中也注意水龙头清洁。





马桶:上完厕所后,为了防止马桶内的水喷溅出来,应该盖上盖子再按冲厕键。上厕所、冲厕所后要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并且最好定时对马桶盖进行冲洗。

//
电梯里纸巾、手套有用吗?
要不要随身带一只无芯笔?
杭州疾控专家这样说//


最近几天,很多杭州人都发现自家小区的电梯里多了纸巾或者手套。
[attachment=654229]
[attachment=654230]

也有推荐随身携带一支无芯笔来按公共电梯电钮的。[attachment=654231]


小编特地去询问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市疾控中心传防所副所长金慧回应:这些举动是挺贴心的,但是她不建议这么做。
划重点


相比设纸巾、手套,随身带无芯笔,电梯里消毒更为重要!
市民们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最重要!
“从大方面来说,无论是一次性手套还是纸巾,都被放在一个公共场所,被污染的风险是很高的,很难控制,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她进一步解释,纸巾的防护效果不确定,一次性薄膜手套的制作标准达不到医用手套的标准,防渗性差。相对于在电梯间放纸巾和一次性手套,她更加建议大家做好个人手卫生和清洁


金慧副所长说,国家印发了《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对公共场所,如宾馆、商场、影院、候车室、办公楼等人群经常聚集性活动的场所进行具体的操作指导。包括大家比较关注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像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



一旦飞沫沾染在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部位,容易感染上吗?


金慧副所长解释,公共场所一般采取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指南一天一次的消毒就可以了,小区的预防性消毒也可以参照公共场所,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一天一次的消毒。


消毒是一方面,自我防护也很重要。“飞沫和接触传播广泛,一旦手接触到,再摸摸脸,就会从口、鼻、眼等部位的黏膜处感染。”金慧提醒,只要去过公共场合,触摸到公共部位,不要摸脸,先找到流动的水和皂液,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皂液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让病原微生物从手表面浮起来,用流动水冲掉皂液时我们要把手好好搓一搓,冲干净。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也可以用含醇的湿巾或者速干免洗手消毒剂等。免洗手消毒剂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在没有明显污物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含醇免洗手消毒剂,量要用足,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揉搓,没搓洗几下就发干的情况,就是没有到消毒作用时间,那是不行的。”


洗手的方法很讲究,次数也要频繁些。“到任何公共场所回到家就要立即洗手,如果戴着口罩,回家后在做完手卫生后,摘除口罩(避免双手触摸口罩正面)后,再次洗手。




如何正确洗手?
戳图学习↓↓↓


[attachment=654232]
[attachment=654233]


[attachment=654234]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杭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