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在淡溪镇丁岙村,普通农村妇女杨顺玉,五年多来一直照顾患病的母亲,细心周到,无怨无悔。她的孝行感动四邻,提起杨顺玉,人人都夸赞她是好女儿。 杨顺玉今年66岁。2019年,其80岁的母亲林安花不幸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哥哥又在温州,因为她嫁在本村,照顾母亲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杨顺玉身上。杨顺玉的丈夫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坚强的她种地、打零工、照顾母亲,一个人用爱撑起了两个家。 每天清晨5时不到,杨顺玉就起床做好饭,给母亲送去,然后扫地、拖地,母亲爱干净,她就每天给母亲洗头、擦身。一天至少来回走6趟,她不嫌脏不怕累,倒水、送饭、收拾梳洗等。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无论是母亲还是家里,每天都被她收拾得清爽干净,没有一点邋遢样。 午饭后,她会带母亲去村里逛逛散散步,尽管老人步履蹒跚,她就扶着她慢慢走。天气好时,就安排母亲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她就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母亲聊聊天。虽然母亲忘记了很多事情,可杨顺玉还是喜欢和她说话,不厌其烦。 母亲年纪大,牙口不好,肠胃功能也变差了,杨顺玉总是想法设法变着花样给母亲做吃的,一天三顿尽可能让她吃软的食物。番薯成熟时,早上就烧番薯汤,中餐买来肉搅拌成泥拌在粥里给她吃,把母亲的一日三餐安排得妥妥当当。 “母亲体弱多病,药不离身。”杨顺玉说,这些年,她不仅要照料好母亲的生活起居,还要照顾其情绪。母亲生病后,经常会闹脾气,杨顺玉等母亲闹完情绪后,再问明原因,和她谈心,化解她心中的疙瘩。 在丁岙村“一肩挑”干部周桂珠眼里,杨顺玉细心、耐心,从不抱怨,从不嫌弃母亲,尽心照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人间真情、不离不弃的人间真爱。 周桂珠说,杨顺玉还很热心,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只要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她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志愿活动,秸秆禁烧、移风易俗、反诈宣传……志愿服务的路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日常生活中与左邻右舍友好相处,大家对她的评价很高。 在淡溪镇分管领导的眼中,杨顺玉诠释了孝顺的真正含义,传递中华美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村里的年轻人起到良好榜样作用。他说,淡溪镇24个村社创成1个全国文明村,8个温州市文明村,12个乐清文明村,丁岙村在争创温州文明村的过程中,引导大家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孝行新风尚,通过系列具体而深入的活动来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 面对邻里和朋友们的好评,杨顺玉总是回答:“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以前,是妈妈照顾我长大,如今她生病了,我只不过是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只要家人好好的,我再苦再累也愿意!” 在杨顺玉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自幼便深谙孝顺老人的美德。如今,三个子女都已成家,每个人在各自的家庭生活中都尽心侍奉长辈,也时常来看望和照顾外婆,减轻一些妈妈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