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3446阅读
  • 12回复

[虹桥民生]老师布置作业“数一万粒米”,全家出动忙到深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62
金币
975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5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来源:南国早报
最近,江西省宜春市一家长称,
孩子的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
在家数一万粒米,
面对这份不按常理出牌的作业,
全家出动忙到深夜,
和孩子一起认认真真地数米。
从视频中看,
一家人数米的态度的确很端正,
米粒都摆在桌上,
用铁片拨拉着数,
力求精准到颗,
让人非常清晰地感觉到,
1万粒米真的还是挺多的,
果然是“粒粒皆辛苦”!
但这样的作业,
也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质疑:
数米的意义何在?
考耐心还是考眼力?
家长上班已经够累了,
下班还要和孩子一起数大米,
太“造孽”了吧。
也有人表示,
这明显就是
一个“张飞数芝麻”的题目,
考验孩子的巧思和耐心,
毕竟全班那么多人,
老师也不可能一个一个检查,
看谁数得不对。
不少网友热心地给这家人支招,
有说可以分批计重、计数的。
也有建议趁机搞个发明的。
有人说,
老师布置这个作业,
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方法、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主动思考。
也有人认为,
这是一次关于耐心的考验,
数学是严谨的,
说是一万粒,就得一万粒,
用称重、分批测量的方法,
得到的近似值,
都不符合要求,
反而是在变相地教孩子“糊弄”。
其实,这种数米的作业,
并非第一次出现。
几年前,
广东佛山一所小学的老师也布置过。
虽然数的数目有所不同,
但这俨然已经是
中小学创意作业的保留项目。
而早就有中小学名师解析过,
这个作业并非要求大家数米,
而是希望孩子
在感觉到“硬数”很难的时候,
能够想方设法去“偷懒”,
去采用别的方法,
以达到数米的目的。
而家长代劳的行为,
却恰好替孩子完成了“思考”的步骤,
把一个原本可以有所发散的作业,
变成了全家人的体力劳动。
重要的不是米,
而是孩子在数米过程中的思考。
最后,
一些有经验的网友提示,
遇到无法理解的“奇葩作业”,
家长可以找老师核实一下,
看看是不是自家娃传错话了,
毕竟,
孩子们传错话也是时有发生,
比如让带多肉,
却带了好多肉的他↓↓↓
让带金鱼,
却带了一条大鲫鱼的他↓↓↓
3条评分金币+3
wei她 金币 +1 - 2022-10-17
阿咪陀佛 金币 +1 - 2022-10-16
惊艳 金币 +1 - 2022-10-16
离线黑米婆婆
发帖
-47
金币
-90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10-15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路过

发帖
421
金币
2481
威望
9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10-15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厉害
发帖
-21
金币
-44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10-16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厉害了
离线时光似箭
发帖
-9
金币
-336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2-10-16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看看就好
离线芏。
发帖
-88
金币
-170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2-10-16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厉害了
离线惊艳
发帖
1
金币
3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2-10-16 来自: 安徽省池州市
这种作业真不作为!!
发帖
-4
金币
-8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2-10-16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估计是动脑筋,比如称重
离线wei她
发帖
2
金币
9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2-10-17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真数就有点尴尬了
离线朱维培
发帖
-16
金币
-27
威望
1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2-10-17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老师也要好好检查 一粒一粒把全班同学的米数清楚
离线天上的海
发帖
149
金币
-1
威望
1
打卡
今日未打卡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2-10-18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全家总动员
离线周先生

发帖
202
金币
889
威望
3
打卡
今日未打卡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2-10-20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这太离谱
离线老九

发帖
-95
金币
-177
威望
0
打卡
连续1天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2-11-18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
全家总动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语伤人心
 
上一个 下一个